2003年9月上海中级口译资格证第一阶段考试,中文翻译英文的主题是西部大开发。内容是大伙都熟知的,句子结构并不复杂,困难程度属中等。原文共172字,现摘录如下以供参考: 经过二十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西部区域已奠定了肯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维持稳定,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打造和健全,为西部经济持续迅速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中国政府坚持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的进步方针,并把扩大内需与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科技进步、促进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伴随西部大开发策略的稳步推进,西部区域的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增长的水平和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笔者随便抽取了90份答题,发现大多数考生对原文的理解不成问题.但在英语表达及翻译方法的运用等方面暴露了不少问题。下面大家将结合忠实与通顺两条翻译标准与有关的翻译方法对本次中文翻译英文考试答卷状况进行评析。 大家都了解,翻译就是把原语的信息用目的语传达出来,是世界上不同语言的大家相互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里,翻译发挥着非常重要有哪些用途,目的就是要把原文的信息尽量正确无误地用目的语表述出来。译者有哪些用途是传话筒,也是传递信息,所以译者不可以随便发挥,而只能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可以说,忠实是衡量翻译水平的一个根本标准,也是对译者的一个起码需要。不忽视表达上的原因,本次中文翻译英文考试中,绝大部分的考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需要。 其次,仅仅做到忠实,并不可以保证好的翻译水平,大家还要在表达上下工夫。译文不只要符合原意,还要通顺流畅,符合地道的目的语的语言规范。具体到中文翻译英文,就是要用地道规范的英文来表述汉语原文的意思。通过对抽查的答题进行剖析,大家发现约有85%的考生在这方面不合格。具体表现为: 不会用正确规范的英语习语,不熟知常用经济或政治术语的英语表达法 如奠定基础这一短语,竟有90%以上的考生不了解如何用英语来表达。不少表达都是自创的,稍好一点的用build/found/gain/from/haveabasis/foundation,差一点的把基础翻译为basic或base,更有甚者,fundamentary、ba百度竞价推广ent等词也用上了。只有极个别的考生用了laythefoundation。还有如发挥的优势,不少考生也不知怎么样来表达,大约有不到一半的考生用了bringintofullplaygivefullplayto或makeu网站优化f.有些把二者混用,出现了像playfullu网站优化f如此奇怪的短语,还有些用了haveafullplay等等。 另外有一些常见的比较固定的表达,如经济持续迅速增长、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等,不少考生不了解,就只好生编硬造或者干脆不译。如经济持续迅速增长,有些译为developconsistentlyandrapidly,有些译为successivelyandrapidly,有些用了sustainableandrapid,稍好一点的用rapidlyandcontinuously.只有不到1/3的考生用了continued/sustained。再看一下扩大内需中内需的译法有needathome、innerneeds/demand、internalneed/demand、interiorneed等等。会用domesticdemand的考生只有约1/3。调整经济结构的译法就更多了,如improvement/adjustmentofeconomicstructure、adjusting/regulating/changing/rectifyingeconomicstructure等等。虽然说得过去,但总不如economicrestructuring来得地道。这就提醒考生,平常要多看一点时事英语。如听听英语新闻,翻翻英文版的《北京周报》等等,还应该注意多多积累。 中级口译考试的主要适应付象是大学习英语四级水平以上的大专院校学生、英语专业小学二年级学生与具备同等英语水平的别的人员。翻开《大学习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以下称大纲大家可以看到:大学习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学会好的语言学习技巧,提升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大纲》对译的能力需要是能借用词典将内容熟知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300汉字。 #p#副标题#e#中国学生向来对英语考试胜券颇多。对于中级口译的笔试来讲,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通过了笔试才有资格参加下一轮的口试。不少有过此类考试经验的人都说,中口的笔试还是挺容易的。有道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大家可以一块儿剖析一下中口笔试中的各类题型,看看是不是能从中找出突破笔试的重点之所在。 笔试部分分为四大块,分别为听力、阅读、英文翻译中文和中文翻译英文。 听力总共有三种题型。第一类是SpotDictation,有点像四级考试中的复合听写,但不同就是,全文只能听一遍,而且20个空,每一个空都不仅填一个单词。不少同学都反映,文章能听懂但就是词汇记不下来,或者刚刚还记得,转眼就不知道我们的鬼画符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含义了。应对这种题,听力基本功当然是解题的最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在拿到试题后,必须要静下心来,将文章通读一遍,了解文章到底在怎么说,如此的阅读也就等于四级考试中复合听写的第一遍朗读。在阅读文章的同时,最好把空格左右的词多看两眼,或者默读几遍,如此一会儿听到这类词时就不会感觉非常陌生。万一在听的过程中,真的就有那样1、两个空没听懂,如何解决?不要慌,还是用阅读来解决问题。等听力部分的考试全部结束后,花点时间把上下文好好的了解,兴许能猜出个只言片语来。总之,假如没听懂或没听到,宁愿猜些有关的词放在上面,也不要在试题上留白。另外,在听的同时,手上一刻不可以停,用开头的字母代表一个词,回头再把词汇补充完整;或是用一些缩写,也能节省写的时间。在写字的同时,耳朵还要竖着,双眼还要扫视全文,大脑维持高度紧张,才能跟的上文章的速度,才能做出让人认可的回答。 听力的第二类题型是听力理解,包含单句理解和对话听力。前者就是从四个选项中找出和所听到的句子意思最接近的一个,这种题也是95年以前老托福听力的第一大题,有肯定困难程度,由于可供理解的信息比较少。而对话听力更是模仿托福听力目前最火爆的长对话和Talks来的,但语速和困难程度都不及托福。解答这种题和SpotDictation一样(其实也是解答所有种类听力题的重点),必须要在听前,把选项仔细的读一遍,至少也要看完前5个题目的选项。在听每道题目之前,再把四个选择项好好的读几遍,然后通过所听到的关键字,捕捉到最有用的信息,做出选择。若想加大这方面的训练,可以拿老托福听力作模拟训练。 第三类题型是听译,也是现在国内大多数英语考试中没出现过的题型,只见于翻译类考试。听译分为单句听译和篇章听译,都是英文翻译中文。这种题目困难程度主要在于理解和记忆。第一,假如听不懂,那剩下来的工作就是编辑了将似是而非的语言组合在一块,可能是驴唇不对马嘴,这也是最低级的问题。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听懂了,但转眼就忘了,记下了后半段忘记了前半段。对于如此的记忆问题,是可以通过平时的练习加以解决的。听力理解是基本功,在此不多言;对于短期记忆,可以试着听其他人的讲话,长度约为三到五分钟,听完后,再进行复述,听的语言和复述的语言可以先用母语。在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可以将听和复述的语言改为英语,如此的听力材料建议用VOASpecialEnglish,由于语速相对比较慢。再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就能把以前听过的VOASpecialEnglish重新再听,不过这回复述的语言就能改用中文了。听熟知的材料,相对困难程度也比较小。之所以用复述的办法进行练习,重要原因就是,复述是考察你对文章的真实理解程度,而听译无非就是把口头复述的过程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而已。了解了这个道理,听译的练习就比较容易了。考试时,单句听译可以等听完全句后,飞速在脑子里反映出这句话的意思,然后迅速的记下来;而篇章听译,就能在听的时候,做些自己看的懂的符号,帮助文字复述。但大家不主张多练符号记忆。多记一套符号系统,无疑加重了大家的记忆负担。篇章听译中的符号只不过辅助方法,重点还是要理解才行。